习近平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越南国家主席梁强共同会见中越人民大联欢活动代表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文化强国》
加快构建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 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从“生命水”到“幸福河”

发布时间:2025-04-16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字体大小[ ]

探访东深供水工程起源地

从“生命水”到“幸福河”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侯颗 自广东东莞报道

  吃过午饭,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居民陈静,穿上蓝绿色志愿者马甲,沿着石马河旁的步道开始巡河。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河边绿树萦绕。作为镇里的巡河志愿者,陈静已完成了1000多个小时的志愿工作。不知不觉中,清理河道垃圾已成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见证了这条河从鱼虾绝迹的臭水沟到如今水清岸绿的转变,我们更要好好珍惜它、保护它。”陈静说。

图为流经东莞清溪镇长山头村的石马河沿岸。侯颗 摄

  流经陈静家门口的这条石马河,是东江一级支流。这条河,和为香港提供饮用水源的东深供水工程有着紧密联系。

  作为党中央为解决香港同胞饮水困难而兴建的跨流域大型调水工程,东深供水工程于1964年2月动工,1965年3月1日正式建成对港供水。工程北起东莞桥头镇东江河段,南至深圳水库,全长83公里,首期工程中有51公里为石马河道。据东莞市水务局河湖长制工作科科长郑铁钢介绍,在输水线路改造前,石马河流域的年供水能力达到17亿多立方米,承担了沿线及香港地区绝大部分的淡水供应。

图为东深供水工程金湖泵站。侯颗 摄

  石马河的自然流向是从南到北注入东江,为了将东江水引入香港,工程建设者在石马河上建成8个梯级抽水泵站,力争“要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在那个缺机械、少技术的年代,面对工程时间紧迫、施工面大、技术要求高的难题,建设者们通过人工开挖、肩挑背扛等方式,开山劈岭、凿洞架桥、修堤筑坝,形成了激励一代又一代水利人的“东深精神”。

  随着香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不断增长,为满足香港、深圳和东莞等地日益上升的用水需求,东深供水工程先后经历三次扩建、一次改造。改造后,工程从首期的83公里变成68公里,抽水泵站由8级变成4级,实现了清污分流,供水的量和质得到全面提升,年供水能力提升30多倍。

  2003年,东深改造工程投产后,石马河恢复为天然河道。然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工厂、企业涌入东莞,生活、工业污水排放量急剧攀升,石马河水质遭到严重污染,曾经的“功勋水”沦为“乌龙江”。

  塘厦镇是受到石马河污染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在这里出生长大的东莞市运河治理中心综合科科长赵伟良还记得,小时候坐校车上学,必须要把车窗关上,不然河里散发的臭味就会飘进车内。

  2012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做出加强石马河整治的决议,打响了实施石马河流域综合治理的“第一枪”。“我们改变了河道治理和水环境整治独立治理的传统做法,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恢复河道生态系统健康为导向,提出综合性、因地制宜的综合治理措施。”东莞市水务局局长陶谨告诉记者,2018年,东莞成立石马河流域综合整治现场指挥部,在流域7镇建立统一高效的作战指挥体系,畅通执行工作机制。

  以“河长制”为抓手,落实各级河长守河有责的水污染防治责任,加快完成河道“清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和“五清(清污、清漂、清淤、清障、清违)”专项行动任务;在流域内落实属地和业主环境监管责任,全面清理整治和严防死守,杜绝散乱污企业回潮反弹;加强环保监管执法和服务,落实企业治污减排……一套组合拳让石马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有序展开。

  治理过程中,“东深精神”也成为激励新时代水利人迎难而上的强大动力。

  2019年1月,中国电建旗下专业化平台公司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牵头与中南院、水电七局、水电九局、水电十四局、港航公司组成联合体,成功中标东莞市石马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治理工程包括干支流河涌107条,流域面积601平方公里。根据考核要求,到2020年6月,要实现石马河流域107条干支流河涌全面稳定消除黑臭,旗岭断面稳定达到Ⅴ类水质目标,其他断面达到国家、省、市环保部门考核要求。

  “2019年是我们治污攻坚的关键一年,实现了当年中标、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达标。”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东莞石马河总包部总经理李彬介绍,通过贯彻 “流域统筹、系统治理”治水思路,采取分阶段开展地下排水管网排查、修复完善管网工程、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污水入厂、雨水入河”;消除河涌内源污染、建设河道缓冲带,提高流域水环境整体水平等措施,实现石马河的溯流新生。

 

图为经过综合治理后的石马河支流雁田水。侯颗 摄

  经过两年左右的综合整治,石马河流域干流沿线水质基本实现达标,其中旗岭国考断面水质在2020年全年达到Ⅳ类。曾肩负着对港输送“生命水”重任的石马河,迎来蜕变重生,成为造福沿岸百姓的“幸福河”。

  位于东莞市凤岗镇雁田水河畔的竹塘水闸公园,是石马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的一项重要景观提升工程。“以前这里是大片的荒地和淤泥,经常能看到污水通过管道排进河里,离老远就能闻到刺鼻的味道。”家住附近的刘女士告诉记者,这几年不仅河里的水变清了,公园建起来后,越来越多的居民会来这里遛弯、锻炼身体,自己也经常带着孩子们来公园玩耍。

 图为竹塘水闸公园。侯颗 摄

  从竹塘水闸公园一路向北,石马河流经东莞市清溪镇长山头村。三面临河不仅给村里带来了“河水清清、绿草悠悠”的生态美景,也带来了发展现代化产业的新机遇。

  围绕做好水经济这篇大文章,长山头村党总支书记殷勇强正忙着为村里谋划打造现代化产业园区。“以石马河为纽带,以老村为中心,往北对接产业园,往南对接农田野趣区,打造带动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融合发展轴线。”殷勇强说。

  缓缓流淌的石马河,承载过保障对港供水的历史重任,经历了由污到清的生态之变,从生命水到幸福河的转变背后,是一个个关于人水共生、人水和谐的动人故事。

中国法治新闻网摘编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